Read an article written by Lu Xun in chinese and analyze

User Generated

xnxbb

Writing

Description

Students select a secondary source material and write up a 3 pages critical report by presenting not only the main argument and evidence employed, but also noting the methodological or theoretical approach adopted. Criticism on any aspect of the source is encouraged.

3 pages.

Unformatted Attachment Preview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先生任教中山大学时的一篇著名演讲) ——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 着的这样一个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 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 难的地方。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 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 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 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 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 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 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 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 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 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 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 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 -1-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 佩服他。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 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其 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 ,《全三国文》 ,《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是 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这 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死,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 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 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 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自己说过: “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 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 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2-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 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 清流,不过讲“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 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 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于 拒绝不见。 又如有一个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对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里去 吃饭之后,便要将饭钱算回给姊姊。她不肯要,他就于出门之后,把 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 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甚么话?所以深知此弊的曹 操要起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 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 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 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在曹操本 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 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3-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所以曹操征求人才时也是这样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 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做诗,竟说是“郑康成行酒伏地 气绝” ,他引出离当时不久的事实,这也是别人所不敢用的。还有一 样,比方人死时,常常写点遗令,这是名人的一件极时髦的事。当时 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何处,或葬于某某名 人的墓旁;操独不然,他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格式,内容竟讲到遗下 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 陆机虽然评曰“贻尘谤于后王” ,然而我想他无论如何是一个精明人, 他自己能做文章,又有手段,把天下的方士文士统统搜罗起来,省得 他们跑在外面给他捣乱。所以他帷幄里面,方士文士就特别地多。 孝文帝曹丕,以长子而承父业,篡汉而即帝位。他也是喜欢文章 的。其弟曹植,还有明帝曹叡,都是喜欢文章的。不过到那个时候, 于通脱之外,更加上华丽。不著有《典论》 ,现已失散无全本,那里 面说: “诗赋欲丽”, “文以气为主”。 《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 书中;一篇整的《论文》 ,在《文选》中可以看见。 后来有一般人很不以他的见解为然。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 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 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 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 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 “清峻,通脱, -4-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华丽,壮大。 ”在文学的意见上,曹丕和曹植表面上似乎是不同的。 曹丕说文章事可以留名声于千载;但子建却说文章小道,不足论的。 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子建的 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 的文章已经做得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 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了。 曹操曹丕以外,还有下面的七个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瑒,刘桢,都很能做文章,后来称为“建安七子” 。七人的文 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 , “华丽” 罢。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乱 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 七子之中,特别的是孔融,他专喜和曹操捣乱。曹丕《典论》里 有论孔融的,因此他也被拉进“建安七子”一块儿去。其实不对,很 两样的。不过在当时,他的名声可非常之大。孔融作文,喜用讥嘲的 笔调,曹丕很不满意他。孔融的文章现在传的也很少,就他所有的看 起来,我们可以瞧出他并不大对别人讥讽,只对曹操。比方操破袁氏 兄弟,曹丕把袁熙的妻甄氏拿来,归了自己,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 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了。操问他的出典,他说,以今例古, 大概那时也是这样的。又比方曹操要禁酒,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 孔融又反对他,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何以不禁婚姻?其实曹操也是 -5-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 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曹操见他屡 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他杀孔融的罪状大概是不孝。因为 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 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 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 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曹操想杀他,便不 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倘若曹操在世,我们 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 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 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后来给 黄祖杀掉的。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以气为主”来 写文章的了。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 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 了一个何晏。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 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因为 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 -6-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 得白,不是搽粉的。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 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他身子 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 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 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 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 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 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 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 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 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 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 。倘若 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 因走路才能“散发” ,所以走路名曰“行散” 。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 有云: “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 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7-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 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 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 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 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 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 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 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 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 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 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 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 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 “扪虱而谈”,当时 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 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 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就不行了,倘若多数 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样,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8-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此外可见服散的情形及其他种种的书,还有葛洪的《抱朴子》。 到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就很多,在街旁睡倒,说是“散发”以示 阔气。就像清时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 的样子。故我想,衣大,穿屐,散骃等等,后来效之,不吃也学起来, 与理论的提倡实在是无关的。 又因“散发”之时,不能肚饿,所以吃冷物,而且要赶快吃,不 论时候,一日数次也不可定。因此影响到晋时“居丧无礼”。——本 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比方想去访一个人,那么,在 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否则,嘴 上一说出这个字音,假如他的父母是死了的,主人便会大哭起来—— 他记得父母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没趣。晋礼居丧之时,也要瘦,不 多吃饭,不准喝酒。但在吃药之后,为生命计,不能管得许多,只好 大嚼,所以就变成“居丧无礼”了。 居丧之际,饮酒食肉,由阔人名流倡之,万民皆从之,因为这个 缘故,社会上遂尊称这样的人叫作名士派。吃散发源于何晏,和他同 志的,有王弼和夏侯玄两个人,与晏同为服药的祖师。有他三人提倡, 有多人跟着走。他们三人多是会做文章,除了夏侯玄的作品流传不多 外,王何二人现在我们尚能看到他们的文章。他们都是生于正始的, -9-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所以又名曰“正始名士” 。但这种习惯的末流,是只会吃药,或竟假 装吃药,而不会做文章。 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 此中空论多而文章少,比较他们三个差得远了。三人中王弼二十余岁 便死了,夏侯何二人皆为司马懿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 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不孝做罪名的。 二人死后,论者多因其与魏有关而骂他,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 因为他是吃药的发起人。这种服散的风气,魏,晋,直到隋,唐,还 存在着,因为唐时还有“解散方” ,即解五石散的药方,可以证明还 有人吃,不过少点罢了。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大概因 其弊多利少,和鸦片一样罢? 晋名人皇甫谧作一书曰《高士传》 ,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 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 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 会变成痴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药性不 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 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胡胡涂涂 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 是服药的缘故。 - 10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末,何晏他们以外,又有一个团体新起,叫做“竹林名士” ,也 是七个,所以又称“竹林七贤” 。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 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的,嵇康也兼 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 一个。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 这七人中,脾气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 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阮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 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 装不好。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 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遭了 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 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他们的态度,大抵是饮酒时衣服不穿,帽也不带。若在平时,有 这种状态,我们就说无礼,但他们就不同。居丧时不一定按例哭泣; 子之于父,是不能提父的名,但在竹林名士一流人中,子都会叫父的 名号。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曾做 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 - 11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他;他 答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进我的裤 子中来?至于阮籍,就更甚了,他连上下古今也不承认,在《大人先 生传》里有说: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 怀?”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 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 湎于酒了。然而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饮酒不独由于他的思想, 大半倒在环境。其时司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 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 到人的原谅。只要看有一次司马懿求和阮籍结亲,而阮籍一醉就是两 个月,没有提出的机会,就可以知道了。 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 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现在自然更很难 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嵇康的论 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孔子说: “学而 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 ,却道,人是并不 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 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还有管叔蔡叔,是疑 心周公,率殷民叛,因而被诛,一向公认为坏人的。而嵇康做的《管 蔡论》 ,就也反对历代传下来的意思,说这两个人是忠臣,他们的怀 疑周公,是因为地方相距太远,消息不灵通。 - 12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不过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 起来,而所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 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很多了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 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 毫无实际了。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 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 没有了。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 和“使气”,便是魏末晋初的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 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 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 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 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 ,是个非常 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 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 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 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 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 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 花匠种数十盆菊花,便做诗,叫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 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像。 - 13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 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 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 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 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还有一个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 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 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 和平,是当然的。例如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 仔细一看,他是已经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 园诗人”, “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 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 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 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 便变成“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 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 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 14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自汉末至晋末文章的一部分的变化与药及酒之关系,据我所知的 大概是这样。但我学识太少,没有详细的研究,在这样的热天和雨天 费去了诸位这许多时光,是很抱歉的。现在这个题目总算是讲完了。 * 本篇记录稿最初发表于 1927 年 8 月 11、12、13、15、16、17 日广州 《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第 173 至 178 期;改定稿发表于 1927 年 11 月 16 日《北新》半月刊第 2 卷第 2 号。 * 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 国民党政府广州市教育局主办,1927 年 7 月 18 日在广州市立师范学校礼堂举行开幕式。鲁迅这篇演讲是在 7 月 23 日、26 日的会上所作的(题下注“九月间”有误)。鲁迅 1928 年 12 月 30 日致陈浚信:“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 。 - 15 -
Purchase answer to see full attachment
User generated content is uploaded by users for the purposes of learning and should be used following Studypool's honor code & terms of service.

Explanation & Answer

Hi, kindly find attached

Surname 1

Student’s name
Professor’s name
Course title
Date

Article Analysis
Lu Xun is recognized as the father of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 is a poet, a short
story writer, a translator, a lecturer, a teacher and a social critic who criticizes the vulnerable
systems in the leadership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Xun was a good writer who advocated
for mental freedom and spiritual freedom; he was a great thinker. This man had a lot of proficiency
in his literary works whereby he left a legacy. His scripts were categorized based on the stylistic
features that were present in his actions. These include symbolism, realism, satire and
psychological symbolism. In this research paper, the critic report on the article written by Xun is
going to be discussed. The articled A Madam's Diary will be critically analyzed.
Xun's "A Madman's Diary," is the story that was published in the year 1918. It is a political
based story that aimed to point at and criticize the Chinese feudalism. This story developed to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odern culture movement in China. Through this story, China
became modernized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s. This story brings in the aspect of
political feudalism in the society (Berry, 40). The story talks about the community that is full of

Surname 2
stress, an organization that is forced to be too submissive to the dictatorial authorities as the
ultimate compliance to the existing tradition. The story also looks at the history, the culture and
the social life of the Chinese ironically.
Lu Xun depicts that the whole society is under the control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mass of individual who tends to know better than the other, who knows how to follow the tradition
better than the other doe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concern and the interest that Lu had to change
the society for the better of every citizen.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 of many, Lu Xun does not
abide by the customs and the traditio...


Anonymous
Great content here. Definitely a returning customer.

Studypool
4.7
Trustpilot
4.5
Sitejabber
4.4

Similar Content

Related Tags